首页 > 搜索 >冥

 您搜索的关键字:

《幽明录》,亦作《幽录》《幽记》,是一本神奇怪异的志怪小说集,为南朝宋宗室刘义庆集门客所撰,30卷,原书已散佚。鲁迅《古小说钩沉》中辑得二百六十五则。《周易·系辞》“是故知幽明之故。”注称“幽明,有形无形之象 。”书中所记鬼神灵怪之事,变幻无常,合于此意,故取此名。书中有不少故事与《列异传》《搜神记》《搜神后记》相同。志怪小说集,南朝·宋刘义庆(403~444)撰。《隋书·经籍志·杂传类》著录﹐20卷(两《唐志》作30卷)﹐是南北朝志怪小说中篇幅较大的一种。原书久已失传。鲁迅《古小说钩沉》辑集佚文 260多条。所记都是神鬼怪异故事﹐与《搜神记》同为志怪小说的代表作。书中如刘晨阮肇入天台山遇 ...

阅读全文

祥记》古代中国佛教灵应集。南朝梁王琰撰。共十卷。是中国现存(2008年)较多的一部宣佛小说,原书10卷,现在(2008年)辑录有130多则,基本上是佛教灵验传说。从《祥记》中,可以看出当时社会上佛教信仰流行的一般状况;同时,它在小说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地位,对后世传奇的形成有着相当重大的影响;另外,它又是在徵实的原则下记录的,所以其人物、背景、细节等均具有相当程度的真实性,可以作为正史的补充。《祥记》的作者王琰,出于太原王氏。东晋时期曾在政坛活跃一时的太原王氏,自从王国宝伏诛後,其事迹就不为史家所重视。 关于王琰的生平,最重要的材料就是<祥记·自序>,其云:琰稚年在交趾,彼土 ...

阅读全文

《列异传》是魏文帝曹丕所写的一部志怪小说集,多为鬼神妖怪故事。如《谈生》写婚,《宋(一作宗)定伯》写宋定伯捉鬼卖鬼。其中许多情节为后世志怪小说所采用。属于文学艺术,它作为现存最早的一部描写鬼类故事的志怪小说,对后世鬼魅小说的描写有着巨大的影响。关于《列异传》的作者,据唐代魏征等人撰写的《隋书 经籍志》记载,是魏文帝曹丕所作,但文中记载了正始、甘露年间事,时间均在文帝以后,因此,宋人的《旧唐书》,《新唐志》中,都改作为张华撰,但无佐证。清代姚振宗说:“意张华续文帝书,而后人合之。”他认为张华续写了《列异传》,后人合为一书。此说解决了时间上的矛盾,但也没有佐证。这本书的内容,南朝刘宋裴松之《三国 ...

阅读全文

黄飞虎是明代神魔小说《封神演义》中的人物,初登场于第一回“纣王女娲宫进香”,其家族是商朝七世忠良,本为商朝的镇国武成王,长得仪容异相,五柳长髯,飘扬脑后,丹凤眼,卧蚕眉,身穿金装盔甲,手提金錾提芦杵,坐五色神牛。黄飞虎忠心于商朝,哪怕纣王宠信妲己,终日荒淫,不理朝政,仍忠心守护。之后,因被妲己记恨,设计害死其夫人贾氏与妹妹黄妃,在黄明、周纪、龙环、吴谦四位友人的劝说下,率众反出朝歌,投奔西岐。到了西岐后,得武王姬发器重,被封为“开国武成王”随西岐大军讨伐纣王,最终在渑池县与崇黑虎、文聘等人合力对战张奎、高兰英夫妇时被杀,魂归封神榜,被封为东岳泰山天齐仁圣大帝之职,总管天地人间吉凶祸福。《封神演 ...

阅读全文

七窍玲珑心是指小说《封神演义》中比干拥有的一颗有七个洞的心脏,相传可以与世界万物交流,能使双目破除一切幻术(例如:苏妲己的狐妖之身),重伤者食用心脏可有治愈之效。《封神演义》第二十六回记载,商纣王被妲己(九尾狐)所迷惑,丧德败行,荒淫无道,巅倒伦常,又宠信奸臣费仲、尤浑等至朝政腐坏,丞相比干身为纣王的叔父,责无旁贷,不时力谏纣王,但被妲己等人视为眼中钉。鹿台完工后,纣王听信妲己妖言,欲会见仙姬、仙子。妲己心生一计,于十五日夜请轩辕坟内众妖狐变成仙子、神仙、仙姬来鹿台赴宴,享受天子九龙宴席,迷惑纣王。席上,狐狸骚臭难闻。功夫浅薄的妖狐竟露出了尾巴。宴席上的纣王叔比干看得十分真切,宴后将此情告知武 ...

阅读全文

《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》又称《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》《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》,简称《度人经》,为葛洪从孙葛巢甫所“造构”。《度人经》是魏晋时期道教古灵宝派早期经典作品之一。主要叙述高圣太上玉晨大道君,昔于始青天中,大浮黎国,宝珠之内受元始天尊传授《度人经》。经文所宣扬的“仙道贵生,无量度人”的思想以及济度不分贵贱,只要人们诚心“修斋”“行香”“诵经”累积功德都可以消灾、登仙的修行方式,革除了早期道教中许多庸俗粗鄙的内容。 [2]它虽不是道教中最古的经,而是晚至东晋末始出世,但它却被后世道士奉为“众经之祖宗”。它相当程度上奠定了南北朝后道教的 尤其是其仙谱及宇宙论的面貌,唐初编纂《隋书》 ...

阅读全文

追日靴相传为夸父所有,凭此靴可以日行千里、夜走八百,如生羽翼。夸父与日逐走,入日。渴欲得饮,饮于河渭,河渭不足,北饮大泽。未至,道渴而死。弃其杖,化为邓林。《山海经·海外北经》。相传远古时候,在北方荒野中,有座巍峨雄伟、高耸入云的高山。在山林深处,生活着一群力大无穷的巨人。 他们的首领,是幽之神“后土”的孙儿,“信”的儿子,名字叫做夸父,因此这群人就叫夸父族。他们身强力壮,高大魁梧,意志力坚强,气概非凡,而且还心地善良,勤劳勇敢,过着与世无争,逍遥自在的日子。那时候大地荒凉,毒蛇猛兽横行,人们生活凄苦。夸父为使本部落的人们能够活下去,每天都率领众人跟洪水猛兽搏斗。有一年的天气非常热,火辣辣的 ...

阅读全文

 祝融

祝融,号赤帝,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火神、南方神、南岳神、南海神、夏神、灶神,五行神之一。历史文献中,祝融的相关记载纷繁复杂。在部分文献中,祝融指三皇之一的祝融氏。又有文献记载祝融为炎帝之后。另有文献记载祝融为黄帝之后。而祝融也指火正、夏官的官职名称。据《山海经》记载,祝融长着兽身人面,架乘着两条龙,直接听命于天帝。据《史记》记载,祝融是楚人的祖先。据《广东新语》记载,农历二月十三为祝融生日。西周,《太公金匮》记载祝融为南海之神。该书说周武王伐纣以后,海内升平,风调雨顺,一个大雪之日,“五丈夫乘马车,从两骑,止王门外。”姜子牙遣人查明他们的身份,向武王禀报:“客可见矣。五车两骑,四海之神,与河伯、风 ...

阅读全文

 蒲牢

蒲牢,在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为龙生九子之四子,平生好音好吼,洪钟上的龙形兽钮是它的遗像。原来蒲牢居住在海边,虽为龙子,却一向害怕庞然大物的鲸。当鲸一发起攻击,它就吓得大声吼叫。人们根据其“性好鸣”的特点,“凡钟欲令声大音”,即把蒲牢铸为钟纽,而把敲钟的木杵作成鲸的形状。敲钟时,让鲸一下又一下撞击蒲牢,使之“响入云霄”且“专声独远”。传说龙生九子老四是蒲牢,受击就大声吼叫,充作洪钟提梁的兽钮,助其鸣声远扬。《文选》中汉班孟坚(固)的《东都赋》曰:“于是发鲸鱼,铿华钟”。《注》:“(三国)薛淙《西京赋·注》曰:海中有大鱼曰鲸,海边又有兽名蒲牢,蒲牢素畏鲸,鲸鱼击蒲牢,辄大鸣。凡钟欲令声大者,故作蒲牢 ...

阅读全文

盘古氏-又称元始天王,一名,浮黎元始天尊。三清:元始天尊灵宝天尊 又名太上道君道德天尊 又名太上老君(西游记里也称为太上道祖)六御中央玉皇大帝北方北极中天紫微大帝南方南极长生大帝,又名玉清真王,为元始天王九子。东方东极青华大帝太乙救苦天尊 西方太极天皇大帝 (手下:八大元帅,五极战神:天空战神,大地战神,人中战神, 北极战神和南极战神)大地之母: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祗五方五老:南方南极观音东方崇恩圣帝三岛十洲仙翁东华大帝君(即东王公,名"金蝉氏",号木公)北方北极玄灵斗姆元君(佛教中二十诸天的摩利支天)中央黄极黄角大仙中央天宫仙位表 : 千里眼 | 顺风耳 | 金童 ...

阅读全文

上古传说人物泰古二皇—天皇、地皇;夸父;燧人;女娲;雷公、伏羲;祝融;神农;黄帝; 嫘祖 ;蚩尤;刑天;仓颉;尧;舜;禹;共工;后羿;嫦娥先秦古籍神话人物太之初一、天帝、后土、姑射仙子、豨韦氏、 伏羲氏 、东皇太一、肩吾、颛顼 、禺强、老成子、女娲 、黄帝、壶子 、列子、广成子 、龙伯、夸娥氏、象罔 、河伯、海若、思士、思女、后稷、巨迹、伊尹、空桑、夸父、疱牺氏、女娲氏、神农氏、夏后氏、玄女、共工、颛顼、操蛇之神、大司命、少司命、云中君、山鬼、湘君、湘夫人、西王母、周穆王、彭祖、狗老、王乔、羽人、柏高、巫彭、巫抵、羿、姮娥、赤松、卢敖、若士、大丈夫先秦神木神兽灵、大椿、鲲、鹏、凤、龙、凤皇、 ...

阅读全文

《幽明录》,亦作《幽录》《幽记》,是一本神奇怪异的志怪小说集,为南朝宋宗室刘义庆集门客所撰,30卷,原书已散佚。鲁迅《古小说钩沉》中辑得二百六十五则。《周易·系辞》“是故知幽明之故。”注称“幽明,有形无形之象 。”书中所记鬼神灵怪之事,变幻无常,合于此意,故取此名。书中有不少故事与《列异传》《搜神记》《搜神后记》相同。原书二十卷,今本作六卷。六朝(宋)刘义庆撰。义庆有《世说新语》已著录。原书久佚,鲁迅《古小说钩沉》辑有二百六十余条。所记皆山精物魅、鬼神祸福、占卜梦兆、吉凶果因之类,与《搜神记》等均为志怪小说之代表作。集中一般故事简短,多涉人神(鬼)关系,幽明纠葛,大量讲述幽婚奇遇,人鬼相恋 ...

阅读全文

祖洲在东海 瀛洲在东海炎洲在南海 玄洲在北海长洲在东海 元洲在北海流洲在西海 生洲在东海凤麟洲在西海 聚窟洲在西海汉武帝既闻王母说八方巨海之中,有祖洲、瀛洲、玄洲、炎洲、长洲、元洲、流洲、生洲、凤麟洲、聚窟洲,有此十洲,乃人迹所稀绝处。又始知东方朔非世常人,是以延之曲室,而亲问十洲所在,所有之物名,故书记之。方朔云:“臣,学仙者耳,非得道之人。以国家之盛美,将招名儒墨于文教之内,抑绝俗之道于虚诡之迹。臣故韬隐逸而赴王庭,藏养生而侍朱阙矣。亦由尊上好道,且复欲抑绝其威仪也。曾随师主履行,比至朱陵扶桑蜃海夜之丘,纯阳之陵,始青之下,月宫之间,内游七丘,中旋十洲。践赤县而遨五岳,行陂泽而息名山。臣 ...

阅读全文

《庄子·徐无鬼篇》记载:“知大一,知大阴,知大目,知大均,知大方,知大信,知大定,至矣。大一通之,大阴解之,大目视之,大均缘之,大方体之,大信稽之,大定持之。尽有天,循有照,有枢,始有彼。则其解之也,似不解之者,其知之也,似不知之者,不知而后知之。”释曰:《楞严》七大,显如来藏妙真如性,周遍含容,无所不至,是彰性德之妙。《庄子》七大,不惟表性德,亦表修德。性修不二,本末兼赅,所谓“大一通之”,已摄《楞严》地、水、风、火、空、识、根等诸七大矣。“大定持之”,以表修德,以修合性,故业识忘而天真现。智照无边,应无穷,所谓:“尽有天,循有照,有枢”也。此中“大阴解之”,亦表修德。老圣所谓:“归根 ...

阅读全文

魏晋时期的道教神仙已十分庞杂,但散乱无序。到了南朝梁代,著名道教理论家陶弘景写的《真灵位业图》作为第一个较为系统的道教神谱,开始出现。在这神谱中,陶弘景将神仙分为七个等级,每个等级设一中位,有一个神仙主持,中位之外又分设左位,右位若干席位,安排诸神。七个等级高低有别,以第一等级为最高,以此分级,秩序井然。各等级除了中位主神外,还有左右诸位神仙,数量各不相等,如第一等级左位29神外,右位19神。第三等级左位50余神,右位30余神。这些左右诸神仙,有的是历史上的帝王、将相或圣人先贤,如第三等级的孔子、颜回、庄子、第七等级的秦始皇、汉高祖、齐桓公、晋文公、魏武帝、刘备、李广、韩遂、孙策、徐庶等。有的 ...

阅读全文
Back to Top